昨晚在微博上看到一篇新聞報道,差點瞬間懷疑人生。 好幾家國內正規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,瞅著也不像是假新聞。 新聞大概是這么說的: 有一對高齡夫妻,沒什么收入,平時靠著低保生活。不知道是什么給了他們巨大的勇氣,在自己都領低保,且夫妻二人俱都高齡的情況下,勇敢地生出了二胎。 二胎生完兩年后,兩個人就因為身體狀況不好、經濟條件不行,吃不消了。可憐兩歲的娃兒,也沒人問過他的意見,莫名其妙被生出來,生他出來的人養了兩年,居然說養不動了。 這時,夫妻倆靈機一動:他倆還有個22歲的女兒,自己養不了,讓女兒來養不就行了?于是就決定把2歲的兒子交給女兒麗麗(化名)來養。 那么問題就來了。 女兒自己也不寬裕,就上大學那點錢,還是人家女兒自己有出息,靠獎學金和助學金解決的,這怎么可能養? 再說了,好不容易畢業了,有了點穩定收入,剛對未來升起一點點美好的期盼,這就要“被迫當媽”,就算是親姐姐也受不了啊,于是女兒發表了強烈控訴:你們就是告我,我也不養。 而父母當即表示:好的,既然是女兒的要求,那我們肯定告。 結果,父母不但告還告贏了,兒子歸女兒撫養。就這樣,22歲的女兒必須既當姐又當媽,養她2歲的弟弟。 看了這事,普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氣:看到父母高齡領低保生小孩,已經感覺很不靠譜了,再一看,好嘛,連姐姐的上大學費用都是人家自己搞定的,就這么一種情況,明顯是養不起啊,怎么父母還敢一時沖動,弄個弟弟出來? 氣完自然是為麗麗感到冤枉:孩子也不是麗麗生的,從新聞上來看,生二胎的時候,父母也沒怎么問過麗麗的意見,麗麗究竟憑什么要養弟弟呢? 做姐姐的,疼弟弟是一回事,可在自己生活拮據的情況下,傾盡全力地養弟弟又是另一回事。為什么麗麗的父母這么自私,生完二胎,就把弟弟扔給麗麗。 網友們紛紛表示心疼: 一來心疼無辜的弟弟,被父母生下來才養到兩歲就丟給姐姐了。二來,則是心疼更無辜的麗麗,首先是心疼麗麗剛畢業,自己還養不好自己呢,就得幫爹媽養小孩。第二就是,雖然血濃于水,但問題是弟弟來得太晚了,自己根本沒法跟他培養共同成長的感情,頂多培養出撫養的恩情,這對姐弟倆的姐弟之情無疑也是一種很大的傷害。 第三點就是,要是等過幾年自己談婚論嫁了,弟弟剛好應該上小學,自己還得帶著個上小學的孩子去找男朋友,這跟二婚帶小孩的難度差不多吧。 不過網友心疼歸心疼,人家法院也沒判錯。按照我國新頒布的《民法典》規定:有負擔能力的兄姐,對于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弟、妹,是有撫養義務的。 畢竟,要保障未成年人的權益嘛。 你說,人家孩子那么小被生出來,要真是爹不疼娘不養,哥哥姐姐再不幫一把,孩子未免也太可憐了。難不成,他生出來,就是來找罪受的? 這種情況,肯定也是不被允許的。 所以,問題的癥結其實是: 父母為什么要在無力撫養的情況下,隨意生二胎呢? 他們或許是心血來潮,或許是突然想多個人給自己養老送終,但他們卻不知道自己一個沒有考慮后果的舉動,卻把大的小的兩個孩子都推進了瀕臨崩潰的生活。 我們總說孩子不懂事,但有時候,不懂事的恰恰是那些自私又不負責任的父母。
圖片來源:電視劇《歡樂頌》
奇葩說曾經有過一個辯題:“父母生二胎,需不需要經過老大的同意?” 乍看上去,這辯題簡直傻得可笑。 生育是天賦人權,只要爸媽還能生且想生,為什么還要經過子女的同意,難道這么大的成年人,還不能自己做主嗎? 但說是這么說,真生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問題。 比如,孩子歲數差太多,小時候就不能互相成長、互相玩鬧了,長大后孩子們的感情也很有可能非常一般。 又比如,生個二胎七大姑八大姨就天天開玩笑似的恐嚇大的那個,生完小的,你爸媽就不愛你了,把大的那個弄得心理扭曲不待見小的了。 遇上這些情況,頭胎的那個心里怎么可能沒疙瘩呢?
圖片來源:電視劇《歡樂頌》
所以,雖然生小孩是父母自己的事,但其實征求孩子的意見也是很重要的。 要么就早點生,讓孩子們歲數不會差太大,好培養感情。 要么就安撫好大的那個,至少也不能讓大的那個擔憂以后小的會給自己的人生添麻煩吧。 但很顯然,麗麗的父母不屬于以上兩種中的任何一種。 有的父母就是這樣,既不懂事也不負責。他們老了可以什么都不管,一旦自己出了點問題,反手還能把孩子告了,被告的孩子還沒法拒絕幫他們養小孩。 可悲不可悲? 這個世上,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。有懂事的孩子,自然就有負責的父母;有不贍養老人的不孝子女,自然也有自私自利的爸爸媽媽。 圖片來源:電視劇《歡樂頌》
可我覺得,我們人活在世上,若是只圖自己痛快,而沒有責任與擔當,實在活得很差勁。 既然有本事生,為什么不拿出本事來養呢? 做人總該問心無愧才是。 無論為人父母還是為人子女,該擔的責任一定要擔。只有這樣,這一輩子,你才能不受到良心的譴責。 ——END—— 作者:展紅綾的白玉堂
|